《大社会》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来源:大社会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8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俄、日、葡等语等14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 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对其现实意义和背景义理进行解读、阐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刊特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人民日报评论部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8.4 定价:49.00(平装)89.00(精装) 敬民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解读 这句话出自儒家典籍《尚书》,是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政治思想的经典表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就是要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民本之维”。制度设计的优劣、运行效果的好坏,都应该把人民利益作为检验标准和衡量准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为了追求表面形式,也不能停留于抽象概念,而应该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识民情、接地气。始终把群众是否得利、民生是否改善作为标尺,我们的民主才能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正确的价值指南。 原典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王乃徇师而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释义 《尚书》亦称《书》或《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根据篇名和内容,《尚书》中的文章可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类。“誓”,作战前的誓师词。《尚书·泰誓》记录的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 《尚书·泰誓》共三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中篇。文中,周武王借此告诉诸侯们,天意就是民意,君王要遵从百姓的意志办事。在《尚书·泰誓》上篇中,周武王还说过类似的话:“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意思是:上天体恤百姓,百姓的意愿上天必定依从。 民意在儒家政治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据《孟子·万章》记载,孟子的学生万章曾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回答:“否。”孟子认为天子没有权力把天下私相授受,只有上天和百姓才有这个权力,并引用《尚书·泰誓》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加以说明。 治理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曾引用《礼记》里的这句话,表达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初心追求和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也因为这个初心,共产党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矢志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也以“大道为公”,向国际社会宣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打造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和视野。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原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释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礼记》谓孔子理想的“大同”景象。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因而可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通‘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习近平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则典故,多被用于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他所讲的“大道”,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而“天下”则指全世界。其蕴含的内容比原典中更深邃、更宽广。 修身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处世之道的重要原则,即以忠恕之心对待他人,达到推己及人、和谐共生的境界。习近平在国际舞台引用这句儒家经典古语,体现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互利共赢的广阔胸襟。 做到己立立人,关键是以己度人、宽以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对自己多一分严格要求,对他人少一些求全责备,这样才能团结更多的人。做到己达达人,关键是推己及人、推恩于人,一己暖则思天下之寒,一己足则思百姓之饥,把群众冷暖始终挂在心头,把万家忧乐始终放在心上,这样才能心怀群众、为民服务。孟子说:“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对领导干部而言,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既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所系,也是执政用权的价值指向。 原典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释义 在《论语·雍也》中,子贡问孔子:假若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回答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恐怕都难以做到呢。关于仁人,孔子给出了一个标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同,都体现了“仁”的根本精神——推己及人。 关于“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五代宋初徐铉注曰:“仁者兼爱,故从二。”“仁”的本义就是对人亲善、仁爱。 孔子论“仁”,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信、忠、孝等内容,而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实行“仁”的标准。 笃行篇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围绕“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一人类发展的重要命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深刻阐释。他引述荀子这句哲言,着意展现一种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进取态度,提醒国际社会拿出务实态度、担当发展责任,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跑,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着眼于“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的现实,根植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学尽其理”,喻指透彻地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必然、现实所需和历史大势。同时,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黑天鹅”“灰犀牛”不断出现。种种问题,无不呼唤“行究其难”,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加以积极应对、有效化解。 原典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释义 《荀子·大略》提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行动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并以此为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如何做到善学、善行?《荀子·大略》中有具体阐述:“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意思是:君子学习掌握了知识,犹如蝉虫蜕皮,迅速而彻底地发生变化。因而他要行走时学习,站立时学习,坐着时学习,甚至于转换脸色、改变语气都要学习。凡是好的知识他都不放过,绝不让疑难问题过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读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赶考”,折射着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习近平多次重申“赶考”说。2013年7月他在西柏坡提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习近平再次提出:“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重提“赶考”之后,引用了屈原的这句话,勉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考试”仍在继续。我们需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原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yān z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释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上天入地,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 屈原写作《离骚》时已被楚怀王疏远。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不断遭到保守贵族集团的排挤、打击和放逐,已到了救国无门的地步。《离骚》后一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他上叩帝阍(hūn),却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接着,诗人找灵氛占卜、巫咸问策,并听从灵氛的建议,决计远行。但正当他“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要升腾远游之时,“忽临睨夫旧乡”(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国的强烈眷念使他不忍离开。展示了诗人内心去与留的复杂矛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两种情感的聚焦:一是遭到打击陷害、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二是董道不豫、上下求索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 劝学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阐述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为儒家的理想秩序进一步奠定精神基础,为历代文人学士所推崇。习近平与广大知识分子分享张载的名言,同时还引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重温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家国情怀,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当前的中国,从引领经济新常态到把握战略新机遇,从经济转型升级到实现治理现代化,都更加需要智力支撑与知识贡献,这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并能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需要知识并能实现知识价值的时代。对广大知识分子而言,只有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并能坚守正道、追求真理,才能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不负时代的丰厚馈赠。以知识贡献推动时代发展,这是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原典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释义 张载,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现在人们熟知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天地岂有心乎?张载称:“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为天地立心”,就是确立仁民爱物之心。“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有安身立命之处。“为往圣继绝学”,化用孔子“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之义。往圣:孔孟所代表的先儒。绝学:中断了的儒家道统。宋儒认为,孟子以后的儒家道统趋于断绝,所以要把先圣快要灭绝的学术传统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为后世开创出千秋万代的太平基业。 张载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其远大抱负和理想,也成为激励无数志士、哲人的精神力量。 天下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解读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引用这句谚语,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在世界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几年来,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中国以实际行动让沿线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让“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做清谈馆,要当行动队。中国将继续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书写经济全球化的新篇章。 原典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论大也。 释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对西汉名将李广的一句评价。意思是:桃树、李树不说话,但它们有花朵和果实,人们在树下赏花摘果,便走成了一条小路。说明只要为人真诚,品德高尚,用不着自我宣介,自然会感动别人,受到人们敬仰。 李广一生与匈奴交锋七十余次。他总是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战功显赫,但从不居功自傲。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列传末尾,司马迁首先引用《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李广正直的品质。接着又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民谚,指出李广并非刻意邀取美誉,而是凭“忠实心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廉政篇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解读 纪律是红线,规矩明底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党,守纪律、讲规矩,极为重要。习近平引用这句名言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近年来,无论是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还是湖南衡阳贿选、广东乐昌“红包腐败”等基层窝案,无不折射出乱了纲纪、坏了规矩的巨大危害。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准绳”“规矩”?习近平提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原典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固不能自知,人主犹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释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意思是:要想知道平直与否,就必须借助水准墨线;要想知道方圆与否,就必须借助圆规矩尺;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必须任用直谏之士。前两句采用比兴手法,以引出第三句所要讨论的话题——“自知”。“直士”就是使君主自知的“准绳”和“规矩”。 “准绳”和“规矩”原本表示具体的测量和绘图工具,后表示抽象的“准则、法度”之义。古代文献中,常将二者对举或连用。如《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通‘圆’)平直,不可胜用也。”《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绳不信(通‘伸’),不可以求直。”现代汉语中,“规矩”一词常用来表示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也形容一个人行为端正,合乎标准或常理;“准绳”一词则用来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 法治篇 法者,治之端也。 解读 在日内瓦,各国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就政治安全、贸易发展、社会人权、科技卫生、劳工产权、文化体育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书。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呼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善意履行义务。这样的智慧,可谓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中国与世界的融通。 法律的生命在于付诸实施。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断加大对多边主义的支持力度,为维护联合国宪章和一系列国际公约作出实打实的努力。同时,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义。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把互利共赢理念融入世界治理秩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为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红利,促进全球治理体制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从法治中国到法治世界,中国有理念,也有行动,更有信心。 原典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释义 《荀子·君道》主要论述了君主治国应遵循的政治原则,强调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君主的对错,直接决定国家兴亡。荀子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意思是:有乱国的君主,无自乱的国家;有治理好国家的人,无自行治国的法律。 荀子列举羿和禹,说明法律不能自行治国,要靠君子推行才可,从而得出结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意思是:制定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开始,君子才是法律的原动力。所以,有了君子,法律虽简也能全面实行;若无君子,法律虽全,却实施失序,不能应对事变,足以乱国。

文章来源:大社会 网址: http://dash.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6172.shtml


上一篇: 幼儿园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_城市治理智慧化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大社会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